“前幾天給老人拜年,為什么奶奶明明戴了助聽器,還是聽不清我說什么?”
我們經(jīng)常收到如上的真實用戶留言,為什么有些人明明戴了合適的助聽器,卻依然會聽不見?
1、不是聽不見,而是聽不懂
長時間的聽損會導致大腦言語分辨能力下降。佩戴助聽器后,耳朵和大腦都需要更久的時間重新學習并適應新聲音。
給姥姥拜年,她雖然聽見了,但有時候無法理解聽到的含義,因此很難給到相應的反饋。這種情況在長期遭受聽損、沒有及時干預的老年人身上十分常見。
2、如何幫姥姥進行語言康復?
想要聽得清楚、說得流利,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和練習,也需要親友的主動配合。
· 幫助姥姥適應聲音
比如每天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朗讀1-2個小時,適應自己的說話聲;再由家人分別朗讀,適應親人的說話聲。
· 多與和姥姥進行言語互動
比如經(jīng)常打電話,或嘗試在嘈雜的環(huán)境下對話,訓練姥姥適應不同的聽聲環(huán)境,增加語言的多類型輸入。
· 鼓勵姥姥參加集體活動
多和陌生人溝通交流,聆聽不同的聲音并嘗試理解,有助于提高聆聽能力。
助聽器是一項輔助設備,想要它更好地發(fā)揮作用,需要持之以恒地進行聽力和言語的康復訓練。家人的耐心與關(guān)心對聽損人士來說十分重要,多陪他們聊聊天,多陪他們走到戶外,幫助他們找回融入溝通的自信。